2012《身體構圖II》互動裝置,〈域流V─零構成〉數位藝術展,台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園區藝廊,台灣。
媒材:數位媒體。 尺寸:依空間而定。
創作者:詹嘉華。程式設計與指導:李家祥。總創作指導:林珮淳。聲響設計:邱(女益)淳。
本創作將以互動技術為其發展的媒材,讓以往身體軌跡於互動裝置藝術,將特質呈現在創作,創作的獨特性為強調「數位身體再現」其中的「黑白色調素描」、「具三度空間的動態身體軌跡」與「數位媒材的複合性」,以及「集體共同創作」其中的「互動裝置的介入」、「觀賞角度的轉換」與「網絡社群的縮寫」。
一、數位身體的再現
在互動影像之父麥克‧克魯格提出「人工真實」(Artifical Reality)的概念後,在互動裝置藝術創作中,對於身體得琢磨就更為如火如荼的展開了,在數位身體的再現主要在探討人與虛擬身體影相的關係性,其奇特的現象為數位身體影像,透過人體經由數位的轉換進入空間中,是一種人感知的延伸,讓人會錯覺數位的身體,其實是真的存在得感受,並與之互動,產生其獨特得特質。而本創作不同於其他相似的互動裝置作品,獨特以黑白色調的整體創作調性,並且從未來主義除了三度空間,以歷時共地的繪畫概念,加入時間的因素,來紀錄身體軌跡的呈現方式,更進一步得使身體影像呈現三度空間,並且即時全動態的呈現。
(一)黑白色調素描
素描造型藝術之一,重於線條表現方式,以線條的粗細輕重來描述物體的明暗深淺,畫面藉由明暗光影的襯托來描繪主題,在不同的微細的明暗變化中,都能展現物體的立體感,其目的於平面的紙面上創造三度空間的立體影像。本創作視覺上以黑白色調的素描作為整體的調性,不讓其他形式上的因素,如色彩、色調與表現技法等,去模糊本創作對於身體軌跡的焦點,另外在西方的文化意義上黑色代表穩定與莊重,白色則象徵純潔與和平,黑白色能壤整個色調更為純粹,於是在創作內捨棄顏色的使用,只用黑白色調,讓本創作更聚焦於身體軌跡與身體影像再現的可能性。
維基百科素描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B4%A0%E6%8F%8F,(2011/12/11)。
(二)具三度空間的動態身體軌跡
互動裝置藝術同時擁有互動與裝置的特性,機制、裝置與空間三者皆為作品的一部分,必須將其規畫完整才能將藝術家思想完整的呈現,在觀賞者參與作品進行對話的同時,也強調觀賞者與裝置或空間的聯結,而適合的空間對於互動作品有其不可取代的必要存在。本創作裝置空間設計成延續的L型的形式呈現,主要讓整體作品具連貫性,依循著個人影像到集體影像做延續性的呈現,讓影像的創作理念在空間中能完整呈現。
獨特之處是影像也具有空間的特性,讓平面的影像具三度空間深度感,將有別於以往關於身體軌跡的作品,影像內容都未將空間感呈現出來,多以平面視覺化呈現,而作者試圖嘗試打破這樣的創作侷限,讓具空間的身體所呈現的構圖形式,能夠具深度空間的影像創作,讓觀眾感覺身體是具有時間的「身體」,是一個具有當下當刻之感知、自我覺察和自我調整與改變生命的有機體,藉此可以讓觀眾藉由互動出的影像,察覺身體細微的不同。也運用時間存在的概念,讓觀眾感受當下時間的存在,並且依著時間的流逝,產生出不同動態的影像形式與意義,為了達到這樣的特點本創作選以互動的方式呈現,以觀眾真實的身體作為擷取的影像,成為此互動裝置的影像素材,讓觀眾真實身體產生數位身體影像,在視覺影像中增加時間性的視覺殘影手法,添加了時間性與動態性的呈現,整體成為具三度空間的動態身體軌跡影像。
蔡濠吉,《巴西布布》互動裝置藝術之探討與創作,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論文,2006,頁51。
(四)數位媒材與複合性
數位科技的進步,加速數位媒材的研究與開發,更帶給當代藝術上一大衝擊,當代藝術家要有開放的心胸面對,並且接納更多數位媒材,才能使得其創作更為多元,Jaochim Sauter曾提到:「一個人要在自己的位置上,產生對其他媒體的看法,必須要了解其他媒體。」本創作《身體構圖II》以程式語言、數位互動機制等方式,創造出虛擬三度空間,因為其數位化的互動性,使得身體影像跳脫出原有攝影影片媒體特性,觀者能藉由作品更感受到自己身體,去查覺身體軌跡所能構成的圖形,進而在兩者間的媒合,撞擊出心的層次意涵,在形式上超越了虛擬身體得再現,也超越了時間的限制,藉由其紀錄性質,產生歷時共地的累積呈現,藉由創作者所建構的情境,轉換成新的詮釋身體軌跡的方式,觀者參與互動裝置影像上的營造,構成此作品所要傳達的意義。
新型態的數位媒材的應用,使得紀錄身體軌跡影像創作上更加多元,透過日漸奕新的感應器與數位的軟體整合與串聯,能實驗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,創造更多新時代得藝術語彙,不同的媒介傳遞了人與科技之間各種訊息,藉由數位媒材整合讓觀者能自由體驗,甚至進行共同創作。
Susanne
Schuricht,《精緻與品質-專訪耀欽‧紹特談新媒體藝術》,典藏今藝術,2001,頁141。
二‘集體共同創作
互動機制的快速發展,使得互動裝置藝術產生出更多元的可能性,其「紀錄性」則像是模仿人的記憶模式,透過數位方式產生的記憶與經驗,都能精準的被紀錄下來。而被精準紀錄下來的經驗,又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隨時被累積使用,這樣的使用所產生的經驗,將能被集結成為集體共同創作的作品,如此新突破的創作形式是傳統媒材所無法辦到的。
當互動取代單純的看與聽成為了觀賞當代作品的一種途徑時,也創造出另一種共同創作的可能性,羅伊‧阿斯科特(Roy Ascot)認為:「如果提供觀眾玩弄作品和作品互動的條件,他就能參與作品的發展和演變,那也就是藝術的創造,以及意義的產生,因此有創造性的作品就應該是完全開放的過程,而不追求封閉、結構或侷限」。
互動裝置中的「紀錄性」,將其大膽得使用於創作中,當觀眾與互動裝置互動,裝置則會開始紀錄其身體軌跡影像,並且將影像進入了預先設定的資料庫中,再經由數位的轉換、排序及累積後動態的再現,使得不同時間下觀眾的身體軌跡影像,以歷時共地的概念,經由數位媒材的呈現,形成獨特的集體共同創作的身體軌跡構圖。而這樣的身體軌跡影像則脫離真實的身體,產生了其獨立自主性的存在,觀眾也隨即喪失自己身體軌跡影像的主權,影像將被操作與重製,觀眾隨即轉換成觀看者,觀看自己的身體軌跡加入群體陌生觀眾的身體軌跡構圖,構成的獨特的身體軌跡集體共同創作,而呈現小型網絡社群的縮影,因為文化與地域的不同,而產生迥異的集體共同創作的動態影像。
胡縉祥,《數位時空記憶》網路互動裝置藝術之創作與研究,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論文,2011,頁46-47。
留言
張貼留言